解决方案-关键质量属性<有关物质>

有关物质往往是辅料必然存在的物质总称,例如不同的脂肪酸,在检查项中应检查其脂肪酸组成,根据使用途径和生产水平设定限度,例如油酸和油酸(供注射用)的脂肪酸组成就有不同的要求【1】。随着对药用辅料杂质研究的深入,有些品种针对因生产工艺引入的杂质设立了相关检查项及限度要求。

目前药典标准有70多个品种直接设立了“有关物质”检查项(如下表所列,供参考),以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这两种色谱技术为主要检测手段。液相色谱仪配置不同检测器可对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进行分析,除了普遍使用的紫外检测器外,环糊精类药用辅料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对其有关物质进行分析,蛋黄卵磷脂(供注射用)的有关物质则是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分析,均值得关注

分析技术 涉及的药典品种
气相色谱法 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十八醇、十六十八醇、十六醇、丁香酚、七氟丙烷(供外用气雾剂用)、三乙醇胺、月桂氮䓬酮、正丁醇、甘油、甘油(供注射用)、丙二醇、丙二醇(供注射用)、四氟乙烷(供外用气雾剂用)、异丙醇、辛酸、辛酸钠、间甲酚、苯甲醇、苯氧乙醇、枸橼酸三乙酯、枸橼酸三正丁酯、香草醛、桉油精、硬脂富马酸钠、氯甲酚、薄荷脑、麝香草酚
液相色谱法 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苯甲醚、大豆磷脂(供注射用)、山梨醇、己二酸、马来酸、无水乳糖、D-木糖、木糖醇、麦芽糖、麦芽糖醇、伽马环糊精、没食子酸丙酯、尿素、阿尔法环糊精、阿司帕坦、DL-苹果酸、L-苹果酸、乳糖、倍他环糊精、海藻糖、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羟苯乙酯、羟苯丁酯、羟苯丙酯、羟苯丙酯钠、羟苯甲酯、羟苯甲酯钠、羟苯苄酯、蛋黄卵磷脂(供注射用)、葡甲胺、富马酸、聚甲丙烯酸铵酯Ⅰ、聚甲丙烯酸铵酯Ⅱ、蔗糖八醋酸酯、水杨酸甲酯、多库酯钠

 

● 岛津解决方案及典型案例

● 典型应用案例-【甘油三乙酯分析案例】

甘油三乙酯又称三醋酸甘油酯,由甘油和醋酸酯化合成制得。作为药用辅料,在制药行业中常用作溶剂、增塑剂和保湿剂等,EP11.0、USP现行版及BP2023均收录甘油三乙酯质量标准,EP11.0和BP2023甘油三乙酯质量标准中未设置有关物质项,USP现行版对醋酸、甘油、1-单乙酸甘油酯、2-单乙酸甘油酯、1,2-二乙酸甘油酯、1,3-二乙酸甘油酯6个工艺相关杂质、其他单个非特定杂质和总杂量进行了控制。

202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了甘油三乙酯标准,经研究,新增有关物质检查项,同时含量测定也由滴定法修订为色谱法。

国内某药检机构开展并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的有关物质研究工作【1】,包括色谱条件优化、系统适用性、专属性、线性关系、检测限与定量限、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耐用性试验及批次样品测定,并对分流比、升温程序调整,以及计算方式、限度的拟定进行了讨论。岛津气相产品参与了相关标准的验证工作。

<分析条件>

耐用性考察品牌之一:岛津GC-2010系列气相色谱仪
色谱柱:SH-1701(30m×0.25mm,0.25μm)(推荐)
柱温程序:
起始温度为50℃,维持4min,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140℃,维持13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5min,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30℃,维持10min
进样口温度:200℃
流速:1.5mL/min
分流模式:分流(10:1)
检测器:FID,温度:250℃

 

<结果及分析>

(1)专属性考察

(2)线性、检测限与定量限考察。各物质在浓度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如下表。

名称 回归方程 定量限
(μg/mL)
检测限
(μg/mL)
校正因子
本次研究 USP现行版
甘油三乙酯 Y=0.0262X+0.0177(r=0.9996) 2.107 0.632 —— ——
甘油 Y=0.0152X-0.0330(r=0.9974) 4.457 1.337 0.85 0.54
乙酸 Y=0.0129X-0.0178(r=0.9988) 3.919 1.176 0.70 0.62
1-单乙酸甘油酯 Y=0.0154X-0.0180(r=0.9996) 3.430 1.029 0.86 1.00
1,2-二乙酸甘油酯 Y=0.0187X-0.0088(r=0.9995) 4.271 1.281 1.04 0.73
1,3-二乙酸甘油酯 Y=0.0186X+0.0067(r=0.9996) 2.466 0.740 1.03 1.00

(3)耐用性考察。采用不同品牌气相仪、不同品牌色谱柱测定样品(批号:XXX)。结果样品中有关物质含量测定无明显差异,各物质均可较好地分离,表明方法的耐用性良好。

名称 仪器
Shimadzu GC B品牌GC
乙酸(%) <0.01 <0.01
甘油(%) <0.01 <0.01
1-单乙酸甘油酯(%) 未检出 未检出
1,3-二乙酸甘油酯(%) 0.06 0.06
1,2-二乙酸甘油酯(%) 0.05 0.05
>其他最大单个杂质(%) 0.06 0.06
总杂质(%) 0.12 0.13

(4)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各物质峰面积的RSD均小于2.86%(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性良好。

(5)准确度考察。结果显示,乙酸、甘油、1-单乙酸甘油酯、1,2-二乙酸甘油酯、1,3-二乙酸甘油酯的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3.12%)、95.1%(RSD=3.66%)、99.43%(RSD=4.62%)、103.66%(RSD=5.88%)、103.15%(RSD=4.17%)。

参考文献:
【1】张悦,石蓉,郑金凤等.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的有关物质[J],中国药师2024,27(2):22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