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功能性相关指标<脂肪与脂肪油>

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也可作为药用辅料添加在脂溶性药物中,承担分散载体、润滑剂、赋形剂等作用。此外,多种脂类物质及其类似物广泛用于药用和药用辅料。药典产品各论中部分供药用和药用辅料的脂类物质及类似物需对品种项下记载的相关项目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参照通则0713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

2020年版《中国药典》对通则0713进行了全面修订,2025年版《中国药典》进行文字完善。岛津汇总标准变化并制定符合通则要求的应对方案,助力相关企业和用户从容应对标准。

● 检测项目情况

该通则适用于供药用或药用辅料的脂类物质及类似物(不包括挥发油)的测定。2025年版药典通则0713收载相对密度、折光率、熔点、酸值、碘值等16个项目,使用检测方法包括物理设备分析法、化学滴定法、光谱法和色谱法。

检测项目 2025版药典收载 检测方法 检测设备
相对密度 密度测定法0601 比重瓶、韦氏比重秤
折光率 折光率测定法0622 折光仪
熔点 熔点测定法0612 熔点仪
酸值 化学滴定法 滴定仪
羟值 化学滴定法 滴定仪
碘值 化学滴定法 滴定仪
过氧化值 化学滴定法 滴定仪
皂化值 化学滴定法 滴定仪
脂肪酸凝点 0613凝点测定法 凝点测定仪
不皂化物 化学滴定法 滴定仪
甾醇组成-甾醇的分离 √2020年ChP收载 液相色谱法0512 液相色谱仪
甾醇组成-甾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0521 气相色谱仪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法0521 气相色谱仪
碱性杂质 化学滴定法 滴定仪
甲氧基苯胺值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反式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0521 气相色谱仪

 

● 指导原则收载情况

《9601药用辅料功能性相关指标指导原则》中“脂肪与脂肪油”研究项目在25类辅料功能性相关指标收载情况如下表,有11类涉及该功能性相关指标。

稀释剂 黏合剂 崩解剂 润滑剂 助流剂或抗结块剂 包衣剂 增塑剂 表面活性剂 栓剂基质 助悬剂/增稠剂 软膏基质 络合剂 保湿剂
成膜剂 冻干保护剂 吸入粉雾剂载体 乳化剂 释放调节剂 压敏胶黏剂 硬化剂 增溶剂 抑菌剂 渗透压调节剂 经皮渗透促进剂 冷冻剂
 

 

● 引用通则0713品种情况

2020年版《中国药典》共64个品种标准引用了通则0713,2025年版《中国药典》新增的52个品种中有12个品种(油脂类为主)涉及脂肪与脂肪油的分析。鉴别项一般含有相对密度、折光率、黏度、酸值、羟值、碘值、皂化值等。

药用辅料名称 增修订检测项目引用通则 检查项目 检测方法
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 鉴别、检查引用0713 脂肪酸组成、碱性杂质 GC
单双辛酸癸酸甘油酯 鉴别、检查引用0713 脂肪酸组成 GC
十四醇 鉴别引用0713 / /
三辛酸甘油酯 鉴别、检查引用0713 脂肪酸组成、碱性杂质 GC
芝麻油 鉴别、检查引用0713 甲氧基苯胺值(供注射用) /
油酸 鉴别、检查引用0713 脂肪酸组成 GC
氢化植物油 鉴别、检查引用0713 不皂化物、碱性杂质 /
氢化棕榈油 鉴别、检查引用0713 不皂化物、碱性杂质、脂肪酸组成 GC
葵花籽油 鉴别、检查引用0713 不皂化物、碱性杂质、脂肪酸组成 GC
棕榈油 鉴别、检查引用0713 不皂化物、脂肪酸组成 GC
蓖麻油 鉴别、检查引用0713 不皂化物、甲氧基苯胺值、脂肪酸组成 GC
聚氧乙烯(15)羟基硬脂酸酯 鉴别引用0713 / /

 

● 岛津解决方案

◆ 仪器设备选型

◆ 色谱柱选型

检测项目 药典描述 产品推荐
甾醇的分离 用硅胶为填充剂(250mm,4.6mm×5μm) ShimNex HE Sil
甾醇的测定 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SH -5
脂肪酸组成 聚乙二醇(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30m,0.53mm×1.0μm) SH-Wax
反式脂肪酸 聚二氰丙基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100m,0.25mm×0.2μm) SH-2560

 

◆ 典型应用案例-【脂肪酸组成分析】

脂肪酸组成是油脂类药用辅料的CQA,在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岛津公司为行业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按照药典气相色谱分析条件,以正庚烷为溶剂配制浓度为0.1 mg/mL的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溶液,考察系统适用性。

评价参数 2020版药典要求 试验结果
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 棕榈酸甲酯峰C16:0和硬脂酸甲酯峰C18:0相对于油酸甲酯峰C18:1 9c的保留时间分别为0.87和0.99 C16:0(26.88 min)和C18:0(30.39 min)相对于C18:1 9c(30.74 min)的保留时间分别为0.87和0.99
理论塔板数 按油酸甲酯峰计算不低于10 000 308070
分离度 各色谱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C16:0和C18:0分离度16.9,C18:0和 C18:1 9c分离度1.6

 

36种脂肪酸甲酯色谱峰分离度良好,表明SH-Wax气相色谱柱具备良好的分离性能,可以较好应对多种常见脂肪酸甲酯的分离和测定。

应用前述建立方法对两个药用大豆油样品进行了测定,色谱图如下所示,样品1和样品2色谱图相似,初步可以判断两个样品组成较为相似。

依据对照品保留时间,结合样品中各脂肪酸甲酯的保留时间定性,使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计算各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药用大豆油-2样品脂肪酸组成测试结果 药用大豆油-1样品脂肪酸组成测试结果
No. 化合物 保留时间(min) 峰面积 含量(%) No. 化合物 保留时间(min) 峰面积 含量(%)
1 C14:0 23.05 68920 0.066 1 C14:0 23.04 74156 0.066
2 C15:0 25 9525 0.009 2 C15:0 25 14797 0.013
3 C16:0 26.9 11302366 10.875 3 C16:0 26.9 11775101 10.412
4 C16:1 c+t 27.36 106811 0.103 4 C16:1 c+t 27.36 102761 0.091
5 C17:0 28.68 74588 0.072 5 C17:0 28.69 111204 0.098
6 C17:1 c+t 29.08 59306 0.057 6 C17:1 c+t 29.09 65729 0.058
7 C18:0 30.43 2949015 2.838 7 C18:0 30.45 5134245 4.54
8 C18:1 c+t 30.8 26430917 25.432 8 C18:1 c+t 30.82 24304613 21.492
9 C18:2 c+t 31.62 54441952 52.385 9 C18:2 c+t 31.65 59394450 52.521
10 C18:3n3 32.61 5610569 5.399 10 C18:3n3 32.64 8527843 7.541
11 C20:0 33.67 450591 0.434 11 C20:0 33.7 394891 0.349
12 C20:1 c+t 33.97 409825 0.394 12 C20:1 c+t 33.99 377481 0.334
13 C20:2 34.76 41706 0.04 13 C20:2 34.78 36497 0.032
14 C21:0+C20:3n6 35.22 20727 0.02 14 C21:0+C20:3n6 35.25 26455 0.023
15 C22:0 36.77 520381 0.501 15 C22:0 36.78 420428 0.372
16 C22:1 c+t 37.13 244098 0.235 16 C22:1 c+t 37.18 118158 0.104
17 C22:2 37.94 34264 0.033 17 C22:2 37.95 121688 0.108
18 C23:0 38.6 101609 0.098 18 C23:0 38.61 43084 0.038
19 C24:0 40.86 157968 0.152 19 C24:0 40.88 146901 0.13

 

结果显示样品1和样品2均含19种脂肪酸甲酯,且组成种类一致,含量相近。通过组分汇总表,可以了解到大豆油(供注射用)样品中主要含有“十六烷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顺-6+反-6+顺-9+反-9+顺-12+反-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顺-9,12+反-9,12)、十八碳三烯酸甲酯(顺-9,12,15)”四种脂肪酸甲酯,含量占比超过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