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氨基酸类注射液是一类肠外营养液,在临床上通过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目前中国药典对相关制剂的氨基酸含量测定以及铝元素杂质的风险监测是其质量控制的重点项目,值得关注。
• 含量测定
目前,中国药典收载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品种有6个,包括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A-III)、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去年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的国家药品标准也进行了修订。
岛津根据中国药典相关要求,为客户提供使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18种氨基酸含量作业指导书(SOP)。按此SOP建立了氨基酸注射液中18种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18种氨基酸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在0.01%-0.14%和0.24%-2.54%之间,仪器精密度良好;以外标法定量,在10-2000μmol/L范围内,18种氨基酸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准确度在82.7-107.0%之间;对氨基酸注射液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6.2-106.4%之间。本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合氨基酸注射液中18种氨基酸含量的快速测定。同时也为其他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氨基酸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主要分析条件及制作工作曲线>
<线性、精密度、回收率及样品测试>
<供试品测定>
•铝元素杂质测定
2025年版《中国药典》首次收载9308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铝元素杂质测定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为复方氨基酸类注射液中铝元素的测定方法的选择、建立和验证提供指导。为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对其产品进行铝元素的控制提供了参考和指引,体现出药品生产企业的主体作用。对于测定方法,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三个部分进行描述,每个方法均包含标准曲线法和限度检查法。
据文献报道【1】,该指导原则对ICP-MS、ICP-AES和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满足复方氨基酸类注射液中铝元素含量的测定要求,ICP-MS法简便、快速、准确。HPLC仪器成本较低,更易于实验室推广。岛津ICPE-9000型、LC-20A(搭配荧光检测器RF-20A)等相关设备参与标准验证。
<线性关系试验>
3种测定方法在5-200µg·L−1内相关系数均>0.999,线性关系良好,均可以满足测定要求。
<重复性和回收率试验>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处方较多,在氨基酸种类、处方量、金属元素、糖以及抗氧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本次选取中国药典收载的同时含有18种氨基酸及多种金属元素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某企业样本规格:250mL:17.5g),作为考察样品。
<检测限与定量限>
ICP-MS法和ICP-AES法检测限与定量限:连续测定10次,以3倍空白响应值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浓度计算2种方法的检测限,以10倍空白响应值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浓度计算2种方法的定量限,结果如下图:
HPLC的定量限:HPLC中,由于8-羟基喹啉与游离铝反应极其灵敏,试验中所用试剂试药、试验用水及环境中都会有微量的铝存在,空白试验中也有铝与8-羟基喹啉络合产生的荧光配合物的色谱峰出现,且信噪比远远>10,无法按信噪比的方法规定定量限与检测限,故将标准曲线第一浓度点,即5.0µg·L−1,作为HPLC的定量限。
岛津应用团队使用最新型号的ICPMS-2050LF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铝元素进行了测定,方法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供企业客户参考。
参考文献:
【1】阚微娜,王棘,陈默,等.复方氨基酸类注射液中铝元素3种测定方法的比较.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2021,38(24):312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