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EO)是一种良好的灭菌剂,具有低腐蚀性、无残留气味、高穿透性等特点,常用于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滴眼剂瓶等药包材的灭菌。环氧乙烷同时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刺激剂和致癌物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划分为人类致癌物质(一类)。2025年版《中国药典》新增4209药包材环氧乙烷测定法,参考了《YBB00242005-2015环氧乙烷残留量测定法》。
该通则明确了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环氧乙烷峰与其相邻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通则0521),提供了非容器类和容器类样品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其中,容器类样品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引用了《YBB00112004-2015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带注射针)》中的方法。通则还提供了色谱分析条件,第一法是外标法,第二法是标准曲线法,均为气相色谱法。前标准公示稿收载了第三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最终颁布版通过【附注】补充了当第一法和第二法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存在干扰峰或不能判定是否为目标物时,可参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环氧乙烷进行定性验证,必要时可适当加大试样取样量,并推荐了色谱和质谱条件。
● 岛津典型案例-【药包材环氧乙烷分析】
参照药典要求,岛津提供药包材环氧乙烷全套分析方案,利用岛津HS-20NX结合Nexis GC-2030和GCMS-QP2020NX对容器类药包材中环氧乙烷残留量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完全满足该标准的要求。
<分析条件>
顶空:恒温炉60℃ | 平衡时间40min |
传输线稳定100℃ | 进样量1mL |
GC:SH-624,30m×0.25mm×1.4μm,分流比20:1 | 50℃(10min)_30℃/min_200℃(7min) |
FID:250℃ | 载气:N2 |
GCMS: SH-I-624Sil MS,30m×0.25mm×1.4μm,分流比20:1 | 35℃(10min)_30℃/min_220℃(1min) 载气:He |
EI源:230℃ | 采集模式:SCAN,m/z:29-300 |
<分析结果>
取20mL顶空瓶6个,预先各加5mL纯水,用微量注射器吸取一定体积的环氧乙烷标准溶液分别注入各顶空瓶中,立即压盖密封,配置成浓度为0.4、1.0、2.0、5.0、10和20ug/mL的环氧乙烷系列对照品溶液,经顶空进样,GC-FID分析以目标组份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同样方法配置0.2ug/mL对照品溶液,进样分析,以3倍信噪比计算环氧乙烷的仪器检出限,环氧乙烷标准曲线见图5。线性见表3。
根据0.4μg/mL对照品溶液GCMS数据,以3倍信噪比计算出环氧乙烷的检出限为0.01g/mL。对照品溶液GCMS色谱图与空白样品(预灌封注射器样品)对比图,见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