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排阻色谱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C) 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肽、核酸及多糖)、高聚物分子分离分析的重要技术,其原理基于分子尺寸差异进行分离。2025年版《中国药典》对通则0514的修订,旨在与国际标准(如ICH、USP)协调,强化对生物制品、复杂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 修订说明:
1) 对概述中的部分描述进行修订。
2) 在“1.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项下,补充分子排阻色谱法所需仪器组成的表述,增加常用检测器表述。 在“2.系统适用性试验”部分以峰谷比p/v替换原有分离度的表述。
3) “测定法”项下“生物大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法”修订为“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法”。
4) “测定法”项下增加“(3)分子排阻色谱-静态光散射(SEC-SLS)测定法”内容。
修订方向 | 2020年版中国药典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
定义 | 其余分子则按分子大小依次被洗脱 | 增加机理描述:其余分子则按分子大小进人不同的孔径内,分子越小,进入孔的数量越多,滞留时间越长;反之,分子越大,滞留时间越短,从而使分子按其大小被依次洗脱。 |
仪器要求 | 仅提及:分子排阻色谱法所需的进样器和检测器同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则 0512) | 仪器由输液泵、进样器、柱温箱(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进样器和柱温箱同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 补充常用检测器类型: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与静态光散射检测器等。 |
流动相 | 流动相中可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但不宜过浓,一般不应超过 30% | 不限制有机相浓度,列举常用有机相:有机相通常为四氢呋喃和 N,N-二甲基甲酰胺等 |
系统适用性试验 | 分离度计算沿用HPLC通则(通则0512),要求分离度>2.0。 | 引入峰谷比替代分离度:在高分子杂质检查时,若某些药物分子的单体与其二聚体不能达到基线分离,采用峰谷比表示分离程度,除另有规定外,峰谷比应大于2.0。 |
测定法 | 分三类:分子量测定(蛋白质/多肽)、生物大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高分子杂质测定。 | 新增:分子排阻色谱-静态光散射(SEC-SLS)测定法测定绝对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信息,详述原理、计算方式及操作步骤等。 |
0514 分子排阻色谱法两版药典差异对比表
● 岛津解决方案
• 优异的灵敏度和回收率
——更大限度降低因金属吸附而造成的损失
• 出色的耐受性和分离度
——轻松应对高盐浓度和极端pH流动相的挑战
• 更高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避免金属管路对化合物的吸附
● 典型应用案例
(1)利用尺寸排阻色谱法(SEC)进行符合USP规定的抗体药物分析
单克隆IgG抗体标准溶液(10mg/mL)色谱图(黑色)和校准曲线(蓝色)
单克隆IgG抗体标准溶液(10mg/mL)色谱图(黑色)和校准曲线(蓝色)
对单克隆IgG抗体标准品连续6次进样分析
(2)生物惰性液相与多角度光散射检测器联用,助力双抗分子量准确测定
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色谱图
双抗样品色谱图
双抗样品分子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