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分析检测仪器
A1/A6. 在标准曲线设定对话框,输入未知样品浓度上限,选择“自动稀释后重新测定”。
A1/A5. 举例说明:假如稀释倍数为5倍,样品体积为20μL。在MRT工作单中把20μg/L储备液放1号位,稀释水放R1,样品体积4μL,稀释水16μL,则该点浓度为4μg/L。
A1/A4. 在MRT工作单中“功能”列添加“STD”和标准曲线浓度,然后在工作曲线组“C#”列中将默认的“01”改为“02”或“03”……,可建立多条标准曲线,把软件界面“最新”按钮点击后,在“类型”功能按钮左边的下拉菜单中可以选择查看已经测过的标准曲线,把样品对应的工作曲线组列“C#”更改相应的曲线组即可对浓度重新计算。
A1/A3. 在软件菜单栏中“文件”→“打印类型”→“细节”中,不需要打印的内容把勾去掉。
A1/A1. 波长准确度允许范围为±0.03nm;如果超过此范围,需要准备Hg灯,并安装在1号灯位,可通过“仪器”→“维护”→“波长校正”进行修正; 若谱线搜索不通过,请按如下步骤操作: (1)确认在原子化器端的光路是否有遮挡物挡光; (2)确认空心阴极灯是否点亮,空心阴极灯的位置是否放错,空心阴极灯是否超过使用寿命; (3)确认灯电流、狭缝宽度设置是否合适。
I1/A5. 测定低浓度样品时(信号强度小于10,000),选择「高」;测定高浓度样品时(信号强度大于10,000),选择「低」;测定浓度不明时,选择「宽量程」。「宽量程」即要用「高」和「低」两种方式测定,因此与只是「高」或只是「低」相比,需要2倍的测定时间。
I1/A4. 这是由于该半定量的结果是用最佳波长(仪器软件自动给出的最佳波长)来计算的,而在该波长下可能存在分光干扰。
I1/A3. 出现“!”表示分析元素浓度太高,检测器信号溢出,应对样品进行稀释后再测或选择次灵敏线定量或者采用纵(径)向观测模式分析; 当背景强度跟峰信号强度比大于10时,结果会出现“L”,表示样品浓度很低或者是由于存在比较严重的背景干扰,结果可能会有偏差,需要通过轮廓图查看判断结果的可靠性,软件给出结果为参考值。
I1/A2. 不管对高含量元素还是低含量元素而言,首先选择没有光谱干扰或光谱干扰较小的波长;其次,对高含量元素而言,要选择标准曲线线性好、RSD 值小的波长作为最佳分析谱线;对低含量元素而言,要选择SB值(信倍比)大、 RSD值小和标准曲线线性好的谱线作为最佳分析波长。
I1A1. 在测定过程中,随着环境温度、仪器电子元件长时间工作、电压变化、气体压力改变等诸多因素都会使灵敏度发生漂移,因此如果样品测定量大时,每隔一定数量的样品(如每隔20个样品)做一次漂移校正。具体操作方法:在“登记校正样品”对话框中点击“漂移校正”,再点击“从标准曲线中自动登记”,此时在登记样品的对话框的“自动插入样品”中会自动生成“DC1 DC2”两行,点击确定之后,在分析测定的工作表中在初始状态下是看不到用于做漂移校正的两行的,但当测到指定的样品数量后会在表中自动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