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id: 
372
产品分类图片: 
https://www.shimadzu.com.cn/an/sites/shimadzu.com.cn.an/files/pim/pim_prod_cate_basic/3791/uv-3600i_plus-thumbnail1_0.jpg

岛津X射线CT系统与红外显微镜联合,赋能ADAS汽车部件无损检测

      X射线CT系统能够对样品的内部结构进行无损三维观察,所以它可用于检验产品的内部质量,在本案例中能够评估粘合剂中的孔隙并对内置部件进行测量。

      使用红外显微镜可以对树脂材料和零部件的粘合剂等有机物进行定性分析。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用于支持安全驾驶的系统,通过监测汽车周围的环境,转换成可视化信息和警报来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安全性,保证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地进行驾驶。

      ADAS系统在监测车辆周围环境时,会使用到宽视场相机、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其他器件,但由于这些器件耗电量大导致发热,因此需要高效的散热和冷却机制。而且由于这些传感器遍布车身外部,所以气密性十分重要。在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下,部分传感器壳体需要使用树脂材料,需要保证其不会因内部电子器件所产生热量而变形,所以评估这些树脂材料本身及其添加剂的耐热性和低翘曲度尤为重要。

微电子行业应用文集

自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以来,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技术被认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驱动器。微电子产业已经超过诸多传统产业,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微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涌现出众多的集成电路制造、设计与封测企业。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5G等新兴技术应用需求的快速增加,微电子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为发展中国微电子产业,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规划。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指出: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学科布局与优先领域”中将微纳集成电路和新型混合集成技术列为优先资助领域之一。2021年国务院专门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为集成电路企业(包括设计、生产、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和软件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在国家政策扶持以及新兴产业的推动下,中国的微电子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微电子行业的发展风口悄然而至。

使用红外拉曼显微镜AIRsight进行大鼠股骨切面的非染色分析和骨质评价

除了表示单位体积骨量的骨密度之外,骨质量(骨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也很重要。骨骼主要由羟基磷灰石(无机物)和胶原蛋白(有机物)构成。通常,骨质用无机/有机成分的比例和羟基磷灰石的结晶度等进行评价。红外显微光谱和拉曼显微光谱都可以在无需染色的情况下确定骨骼成分的化学分布,通过详细的光谱分析,可以获得有关骨质的信息。虽然这两种光谱分析方法都是基于振动光谱,但其中包含了使用一种方法无法获得的信息,因此,可以说红外显微光谱和拉曼显微光谱具有互补性。
本文使用红外拉曼显微镜AIRsight对大鼠股骨切面进行了非染色分析。使用AIRsight,可以通过一台设备同时获取红外显微光谱和拉曼显微光谱,从而可以分析多种成分。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最佳的分析方法,获得骨质信息。

塑料的多方面评估-捏合条件的差异-

在树脂注射成型中,温度、压力、时间等各种成型条件都会影响成型品的性能,因此需要研究最佳条件。在共混树脂的情况下,由于成型过程中捏合的差异而引起的特性变化尤其值得关注。此次,从多个角度测量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树脂样本在不同捏合条件下(经过捏合处理和未经捏合处理)的特性,证实了捏合条件的影响。

塑料的多方面评估-PC/ABS树脂的不同混合比例所产生的差异

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PC树脂的耐热性、耐冲击性、ABS树脂的成型加工性、电镀特性等。由于这些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件、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等。此外,通过改变PC/ABS树脂的组成比例,可以获得符合所需规格的特性。注射成型受捏合、温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投入成型机的混合比例不一定与成型后的组成比例一致。因此,为了获得具有所需组成比例的成型品,调整投入时的混合比例非常重要。在此,对于以不同混合比例成型的5种PC/ABS试验片(PC:ABS=0:100、25:75、50:50、75:25、100:0),评估了混合比例与各种特性的相关性,同时,还评估了混合比例与成型后组成比例的一致性。此外,为了从微观上观察组分聚合物的分布,进行了SPM测量。

IRXross和红外聚焦附件对微小样品的测定

红外光束聚焦附件,可以将光斑缩小,测试微小样品及较大样品上的微小区域,可配合使用不同的夹具,测试不同类型的样品。本文使用XYZ样品台及1.5 mm光阑样品架测试了晶圆片中1.8 mm直径的微处理单元的红外光谱,比较微处理不同区域的红外光谱透射率的差异,为晶圆片的质量管控和工艺优化提供指导。

使用微塑料自动预处理装置MAP-100和FTIR分析环境水中的微塑料

本文介绍了使用微塑料自动预处理装置MAP-100预处理环境表层水中的微塑料,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材质分析的案例。其中,这里介绍的MAP-100是满足环境省发布的《河流微塑料调查指南》要求的自动化预处理装置。

X射线荧光光谱熔片法测定直接还原铁中常见元素

直接还原铁化学成分稳定,杂质含量少,在电炉炼钢、转炉炼钢、粉末冶金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本文在放有熔剂坩埚的铂金坩埚中,对样品预氧化,然后熔融制成玻璃样片,在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建立了钴内标分析直接还原铁的方法,并评价了方法的精密度。

红外光谱法分析光刻胶的主成分

光刻胶是微电子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其成分配方工艺对光刻产品的性能具有重大影响。本文探索建立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光刻胶主要成分的方法,通过测试烘干光刻胶溶剂前后的红外光谱图,结合标准谱库和官能团分析等手段,可获得光刻胶中主要成分信息。该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低和结果可靠等优势,可作为分析光刻胶成分的手段之一。

微塑料分析解决方案

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已成为全球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微塑料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大类,具体包括:环境微塑料的污染特征;源解析;环境微塑料的降解及表面变化;环境微塑料的环境迁移行为与预测模型;环境微塑料的生物积累、毒性效应和生态安全,微塑料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健康风险等。岛津充分发挥光谱、色谱、质谱仪器产品线齐全的优势,将FTIR、FTIR-AIM、PY-GCMS、 GC-MS/MS、LC-MS/MS、DIA-10和EDX等机种在微塑料成分分析和污染物分析测试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汇总,在此我们精心汇编了岛津《微塑料分析解决方案》,希望能对从事微塑料方面研究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