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的片层尺寸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抗生素治疗面临着来自耐药性的巨大挑战,而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具有非抗生素依赖的抗菌活性,因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GO的尺寸大小与抗菌活性的关系及其对抗菌的机制调节仍然未知。本文通过制备四种不同尺寸的GO悬浮液,结合生物实验,证明了GO尺寸与其对革兰氏阳性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活性的影响呈抛物线关系,其中通过使用岛津扫描探针显微SPM-9600对GO的尺寸进行准确表征以确保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另外还发现了GO尺寸对基于纳米生物相互作用的物理抗菌机制的调节作用,这对于指导GO在临床抗菌中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牙体充填材料表面粗糙度对常见口腔链球菌黏附力的影响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破坏的疾病。菌斑生物膜是继发龋的始动因素,细菌对牙齿和充填材料表面的黏附是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关键,而充填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对细菌黏附的影响最大。本实验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不同粗糙度的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表面的微观形貌,并原位测量细菌对材料表面的黏附力。通过分析细菌对充填材料表面黏附的微观力学机制,为临床牙体充填材料表面形貌的处理和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对减少口腔细菌的黏附和预防继发龋具有指导意义。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表征输液器过滤膜样品的表面形貌

终端带有过滤装置的精密输液器可以有效避免大颗粒进入人体后引起的各种急性反应或潜在危害。根据标准YY 0286.1-2007《专用输液器 第1部分: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器输液器》的规定,能够过滤直径为5微米及更小且滤过率大于90%的输液器可称为精密过滤输液器。本文采用岛津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对输液器过滤膜样品的表面形貌以及孔径大小等进行了表征,对精密过滤输液器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表征二氧化硅薄膜材料的表面形貌以及粗糙度

二氧化硅薄膜具有良好的硬度、光学、介电性质及耐磨、抗侵蚀等特性,在光学、微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关注的功能材料。本文采用岛津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对二氧化硅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以及粗糙度进行了表征,对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工艺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实现高速物理性质成像! 快速且高像素的力学性质可视化

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的功能特性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在需要能够定量评估其纳米结构和弹性模量的技术。目前使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AFM)]可以对其进行评估,使用岛津SPM-Nanoa的高速物理性质成像可以快速完成样品的力学性质的测定。本文介绍使用SPM-Nanoa和纳米物理性质评估软件“Nano 3D Mapping™Fast”通过快速物理性质成像,对聚乙烯 (PE) 的弹性模量和粘附力分布进行快速和高分辨率可视化的示例。

通过SPM实现压电材料微观区域中压电响应的可视化

压电材料具有在外界压力下产生变形,进而产生电压的特性。充分利用该特性,压电材料可作为传感器、蜂鸣器、滤波器,在各种工业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的小型化,需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提高压电材料的性能。压电材料由均匀自发极化的区域(域)组成。如图1所示,这些域在不同方向极化,对施加电压呈现不同的响应。各域的响应是决定压电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而施加电压引起的纳米级变形也并不少见,需要高灵敏度以评估该响应。本文介绍了使用可以检测出亚纳米级响应的扫描探针显微镜[SPM(AFM)]捕获压电材料对施加电压的微弱响应的案例。

可实现8K高像素观察!兼顾广域观察和高精细分析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AFM)]作为可以在大气中对纳米线进行高分辨率观察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纳米颗粒和软材料等领域。近年来,兼具特殊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材料问世,需要同时对两种结构进行观察。但传统的SPM广域观察存在像素数不足的问题,无法在图像放大时进行高精细分析。本文介绍了使用可实现8K高像素观察的SPM-Nanoa,同时兼顾广域观察和高精细分析的案例。

通过SPM实现压电材料微观区域中极化域的可视化

压电材料具有在外界压力下产生变形,进而产生电压的特性。充分利用该特性,压电材料可作为传感器、蜂鸣器、滤波器,在各种工业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的小型化,需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提高压电材料的性能。如图1所示,压电材料由均匀自发极化的区域(极化域)组成,这些域的极化方向不同。极化域是决定压电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但是对极化域进行微观尺度的观察并不容易。本文为您介绍使用具有纳米级分辨率的扫描探针显微镜[SPM(AFM)]捕捉压电材料微观区域中极化域的案例。

锂离子电池正极(三元NCM)的EPMA和SPM分析

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为LIB)是一种通过Li+在活性物质结构内脱离、嵌入,对电池进行充电及放电的蓄电池。近年来,LIB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针对提升容量、延长寿命、降低成本和提高稳定性也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其中,评估作为LIB正极主要组分的活性物质、粘合剂和导电助剂等的分布状态对于提高性能和质量管理都是很重要的。本文中使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 TM(EPMA-8050G)测定了LIB正极中各元素的分布,并通过比较使用EPMA和SPM(扫描型探针显微镜SPM-9700HT)在相同视场中获得的各分布图像,对LIB正极的导电性进行了评估。

岛津扫描探针显微镜观测磁性材料的磁畴结构

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其内部的磁畴结构进行表征,对解析材料的磁性能及开发新型磁性材料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对磁性材料的磁畴结构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解析其基本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实验支持。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