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超级检索
按资料类型
筛选条件 :
展示 1 - 10 条
共209条在液相色谱分析中,流动相的温度变化常常会导致目标峰保留时间不稳定。特别是在实验室环境温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影响更为显著。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岛津公司推出了一款创新产品——流动相控温箱(LTO-000040-01),它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为什么需要流动相控温? 流动相控温箱 LTO-000040-01 目前市场上的液相色谱输液泵大多为体积泵,其流速单位通常为 mL/min。然而,当流动相温度发生变化时,流动相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进而影响实际送液量(摩尔数)。 具体来说: 温度降低:流动相密度增大,实际送液量增加,导致出峰时间提前。 温度升高:流动相密度减小,实际送液量减少,导致出峰时间延后。 尤其在梯度洗脱系统中,温度变化还会引起流动相比例的变化,严重影响保留时间的重现性。对于含有乙腈等溶剂的流动相,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岛津公司推出了流动相控温箱(LTO-000040-01)。 这款产品具备体积大,控温稳定的特点,还可追加到所有品牌的液相色谱仪中使用。 应用案例 流动相控温箱 LTO-000040-01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实际的应用案例。在2024年夏季,岛津成都分析中心的两次实验结果如下: 6月5日下班后中央空调停用:未启用流动相恒温装置,两次分析间隔5小时46分钟,保留时间漂移明显。 图示:使用流动相控温箱前 6月25日下班后中央空调停用:启用流动相恒温装置,两次分析间隔5小时26分钟,保留时间重复性显著提高。 此外,在连续6次进样(18:58~21:46)的过程中,22种氨基酸的重复性表现优异,证明了流动相控温箱的有效性。 图示:使用流动相控温箱后 维护与保养 流动相控温箱 LTO-000040-01 为了确保流动相控温箱的长期稳定运行,建议定期进行以下维护: 清理箱内外表面,防止灰尘堆积。 检查电源线和插头的磨损情况,确保电气安全。 定期检查设备,保持箱内安全。 注意事项 专业指导:务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拆卸或维修。 环境要求:避免在极端温度或湿度环境下使用设备。 及时联系:使用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故障,请及时联系厂家售后服务。
2025年4月28日
- 技术资料
- HTML
大家好!今天详细介绍如何对岛津SPD-20A紫外检测器进行波长校正,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为什么要进行波长校正? 波长校正的目的是消除仪器波长实测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这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02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波长校正? ● 出现波长检查失败:检测器开机自检时都会进行波长检查,如果波长超出了允许范围(例如656nm±1nm),系统会提示波长检测失败 【CHECK NO GOOD】。 ● 更换光源(氘灯)后:新光源可能与旧光源有不同的特性,可能会导致波长偏移。 ● 检测器经过维修或维护后:如果检测器有涉及光学系统或光源的维修或维护,建议进行波长校正,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检测器移动了地方或者环境温、湿度条件发生了变化,可能对检测器光学系统产生影响,建议进行波长校正。 03 波长校正流程 准备材料 材料准备:蒸馏水、甲醇或乙腈(HPLC级),注射器,注射器适配器 设备检查:确保流通池安装正常,无漏液、无堵塞现象。 清洗流通池 使用送液泵向流通池送入水、甲醇或乙腈,或者使用注射器和注射器适配器将溶剂注入流通池。 确认流通池内无气泡后,按面板上的CE键直到显示初始屏幕。 进入校正模式 反复按VP键,直到显示CALIBRATION。 按FUNC键,输入初始密码 “00000”,按ENTER键确认。 再次按FUNC键,直到显示 WAVE CALIB。 执行波长校正 按ENTER键,系统将自动执行波长校正。校正完成后会显示Calibrated。 检查校正结果 再次按CE键回到初始屏幕。按FUNC两次,显示CONTROL。 按ENTER键进入WAVE CHECK。 再按ENTER键执行波长准确度检查,合格结果显示如下: 以上检查结果656nm波长偏差为0.03nm,254nm波长偏差为0.23nm,均在±1nm以内,结果合格。 04 注意事项 ● 避免气泡:确保流通池完全充满流动相且无气泡。 ● 氘灯状态:确保氘灯正常点亮且具有足够的能量。 其他型号检测器的波长校正也可以参考上述方法。 通过以上波长校正,可以有效减少因波长漂移带来的误差,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维护和及时校正是保证检测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措施。如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任何问题或疑问,可以随时联系岛津客户服务中心获取技术支持。
2025年4月28日
- 技术资料
- HTML
今天来聊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的GCMS-QP2010Plus、GCMS-QP2010Ultra、GCMS-QP2020和GCMS-QP2020NX机型,在新建调谐文件时,会弹出高浓度、标准、高灵敏度三种选择(如下图所示)。这三种模式对应的灯丝电流分别是20μA,60μA和150μA。究竟对灵敏度产生怎样的影响?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Tip 01 仪器可通过提高灯丝电流,有效提升检测样品的灵敏度。 ⏩ 对于高浓度(>100ppm)样品,灯丝电流只要20μA就会得到较好的色谱峰,所以选择高浓度模式即可; ⏩ 对于一般浓度(1-100ppm)样品,为提高峰响应,此时使用标准调谐灯丝电流60μA; ⏩ 对于低浓度(ppb)样品,推荐使用高灵敏度调谐,即灯丝电流150μA。 对于高中低样品浓度的界定请根据不同化合物的实际响应来判断,此处仅是常规建议。 Tip 02 那岂不是灯丝电流越高分析的灵敏度就越高?我们一直用高灵敏度来调谐和样品测试岂不更好? 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一旦升高灯丝电流,灯丝的寿命就会有下降风险。 下图为离子化电压/灯丝电流和灯丝寿命的关系图,我们一般使用的离子化电压为70ev。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灯丝电流超过150μA时,灯丝寿命会缩短一半。在日常使用中灯丝寿命的长短与这个因素也是息息相关的。 对于GCMS-QP2010SE、GCMS-QP2010从下图可以看出离子化电压70ev时,灯丝电流大致在60μA以下,所以在新建调谐报告时,并不会出现三种模式选择的弹窗(如下图所示)。 另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灯丝电流也不是只能固定这三种模式,可在5-250μA范围内任意调整。调整方式可以在调谐界面 — 峰监测窗模式,点击“高级”,在发射电流处调整(如下图所示)。 日常操作中,正确掌握灯丝电流的设置,以提升GCMS的分析性能,既保障数据质量,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最大化发挥仪器效能。
2025年4月28日
- 技术资料
- HTML
随着近年来金属材料疲劳测试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GB/T 43896-2024《金属材料超高周疲劳超声波试验方法》也正式发布,超声波疲劳试验机也慢慢的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里,超声波疲劳机由于测试频率较高,测试常规金属材料时,可以大大缩减测试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得到大家的青睐。接下来我们就讲一下岛津公司生产的USF-2000A超声波疲劳试验机软件的使用。 一、试验条件设定画面 1、常规试验设定画面(图1-1)。 图1-1 2、变应力试验设定画面(图1-2)。 图1-2 二、样品特性设置 在做疲劳试验前,需要先对测试样品进行静态拉伸试验,得出其杨氏模量,同时输入样品的密度及名称(图2-1)。 图2-1 三、应力转换系数及放大器输出校准系数设置 1、应力转换系数这个选项通常默认不勾选,这个系数会随着样品尺寸和样品特型的变化而改变(图3-1)。 图3-1 2、放大器输出校准系数此选项通常默认1.000,创建方法的时候不做修改(图3-2)。 图3-2 四、样品尺寸的设定 1、样品形状的选择,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暂时软件仅支持默认选项这几个形状的样品(图4-1)。 图4-1 2、如图所选的Sarcuratapa式样为例,输入样品大直径D1、样品小直径D2和长度L1,这个时候软件会自动计算生成TP肩长L2(图4-2)。 图4-2 五、常规试验条件设定 1、输入通常我们需要进行测试的应力值,这个应力的输入范围会根据样品尺寸和样品材料特性的不同而变化,准确输入设定测试应力即可,而TP样品端面振幅会随着应力的变化进行自动计算,无需手动输入(图5-1)。 图5-1 2、间歇加载模式的设定,可以改善高频测试过程中样品发热现象,设定振动时间及停止时间,由于样品的发热量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但一般默认参数即可满足大部分金属材料测试条件(图5-2)。 图5-2 3、根据测试要求设置所需要的循环次数,系统会根据循环次数估算一个测试时间;测试频率波动范围的设置,当试验过程中频率的变化超过设定范围后,软件会判断样品已经失效,进而自动停止试验(图5-3)。 图5-3 六、变应力测试条件设定 1、根据实际测试要求,设置每一步所需加载应力、加载时间、停止时间、循环次数及每步的停止时间(图6-1)。 图6-1 七、运行界面设置 1、 数据显示界面,显示的是循环周期数、当前周期频率、当前周期应力及当前周期端面振幅信息(图7-1)。 图7-1 2、数据采集界面,分线性采集和对数采集两种方式,在线性采集方式内,需要设置开始循环次数、结束循环次数和间隔数,而对数采集方式只需要设置开始和结束次数即可(图7-2)。 图7-2 3、开始试验、停止试验和复位计数按钮,可以进行试验的开始及停止功能(图7-3)。 图7-3 到这里,我们的试验方法就已经创建完成,接下来装夹好样品,做一下15%功率输出的频率检查,一切正常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正式试验了。 希望这份简短的推文能够让您更轻松的了解超声波疲劳试验机软件是如何使用的。
2025年3月27日
- 技术资料
- HTML
引 言 气相色谱分析中,重复性差是常见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提高重复性及影响重复性的注意事项。 一 AOC 专用品之进样针 AOC-20i自动进样器使用的进样针(P/N S221-34618) 是AOC 专用品。进样针为精密部件,针筒和柱塞要原装搭配使用,不能只更换柱塞。 二 进样针的维护 进样针的寿命及分析重复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维护。使用后请用丙酮等溶剂充分清洗,避免样品残留在针尖、针筒和柱塞中,在进样前确保柱塞滑动正常,吸液顺畅。 1、柱塞的维护:柱塞运行不顺畅的时候,请用溶剂进行清洗,清除针筒内及柱塞的污渍。将柱塞从针筒中取出,再用蘸有溶剂的软布擦拭,这样非常有效(黑色污渍是柱塞产生的不锈钢粉)。要是抽不动或污染严重请更换新针。 2、针尖的维护:确认样品喷射的状态。正常状态,样品从针尖笔直喷出,下图右方三种状态为不正常状态。样品喷射状态不正常时,在玻璃衬管内的样品气化状态都会变化,可能导致分析重复性变差。 请使用针清洁用钢丝(P/N:031745GLC 岛津SGLC 经销产品)清除针尖的阻塞,确认样品正常喷出后再使用。要清除针内部及针尖的污渍,用抽吸器等抽吸或用针清洁剂(P/N:S670-12556-01) 也是很有效的。要是维护无效请更换新进样针。 三 安装石英棉的重要性 安装不到位会严重影响进样重复性。 1、石英棉填装的量:分流约10mg,不分流约2mg,当然也根据样品的不同需要调整。对于农药等易吸附的样品,可减少石英棉填充量,当溶剂为水等汽化潜热较大的样品时,可增加石英棉的量,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测定结果。 2、填充石英棉的位置:填充石英棉的最佳位置为进样后距进样针针尖1 ~ 2 mm 的位置。如果相距太远或进样针扎入石英棉,可能导致峰形变差或重复性变差。 《石英棉在GC-2014/2010安装标准》 分流用衬管,标准的石英棉填充位置为25 mm,进样后距进样针针尖1 ~ 2 mm 的左右。 请参考下图 《石英棉在GC-2030安装标准》 请参考下图 3、衬管使用注意事项: ① 在下侧变窄的不分流衬管中填充石英棉时,一般填充在进样针针尖处,这样能提高重复性,但在分析基质较多的样品或易吸附的样品时,可填充到底部,有利于提高重复性和回收率。 ② 为防止样品在进样口中附着、分解,建议使用经惰性处理的石英棉和衬管。 ③ 无论分流还是不分流都是根据溶剂的种类及气化室温度、进样量不同,石英棉的最佳量、最佳位置也会变化。 ④ 衬管使用时间久之后样品污染衬管和石英棉,所以需要及时更换。新旧衬管对比,如下图: 四 进样垫漏气影响重复性 每隔一定的进样次数请更换进样垫,尽量避免进样垫的切屑阻塞针(大致以进样次数100 次为标准)。GC-2010/2014更换进样垫时,请勿过度拧紧进样垫螺母。完全拧紧进样垫螺母后,请反向回拧半圈。如果过度拧紧,进样垫将受到过度压缩,不仅针易被进样垫切屑阻塞,还会降低耐久性。GC-2030更换进样垫时,使用固定卡套卡到位即可。 注意:隔垫使用久后,中间孔间隙会变大容易产生碎屑还会导致漏气,需要及时更换。 新旧隔垫对比如下图 五 O型圈密封差影响重复性 O型圈套在衬管上部,更换玻璃衬管时更换O型圈,O型圈不可重复使用。 取出衬管,如下图 六 其他注意事项: 1、请确认色谱柱连接处或配管接头部是否滑丝漏气的现象。 2、使用标准的清洗瓶及废液瓶中的硅胶瓶垫,如果瓶垫材质不好容易产生碎屑,会阻塞针,影响重复性。 精心维护设备,能够事半功倍,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助力您高效完成工作。如需帮助,可通过岛津官方售后服务热线:4006500439,或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建议与指导。
2025年3月12日
- 技术资料
- HTML
导 读 实验室环境复杂多变,仪器时刻经受着温度波动、湿度变化、灰尘侵入甚至细菌滋生的考验。这些“隐形对手”可能悄然影响仪器的性能和数据准确性。只有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才能为仪器保驾护航,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守护仪器的第一道防线:认识并维护好防尘网,是仪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保障。 防尘网顾名思义起到过滤空气、阻隔灰尘的作用,定期清洗或更换防尘网,保证仪器内部电路不积累灰尘,是预防电路短路故障、保障仪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岛津LC-20A和LC-40系列液相色谱仪防尘网的安装位置,以及对应的拆装步骤,帮助您轻松完成防尘网的维护与更换。 01 LC-40系列 ① LC-40AD泵(LC-40AD X3,LC-40AD XS,LC-40AD XR,LC-40AD) 首先,打开右侧面板。 按住过滤网支架(A)顶部的扣卡,同时向前拆下支架。 滑动空气过滤网(B),以进行安装或拆卸。 ② SPD-M40检测器 关闭仪器电源,打开过滤网盖板(A),拆下过滤网(B)。 更换或清洗过滤网后,重新安装过滤网(B)和过滤网盖板(A)。 ③ CTO-40S柱温箱 按住背面过滤网支架(A)顶部的弹簧片(a),同时打开过滤网支架盖板。向上滑动防尘过滤网(B),以进行安装或拆卸。 ④ CTO-40C柱温箱 按住右侧面的过滤网支架(A)上的左右弹簧片(a)同时拆下支架。 取下防尘网(B)进行清洗或更换后,在过滤网支架(A)上重新安装防尘网(B)。 在右侧安装过滤网支架(A),注意过滤网支架有上下朝向之分,必须按照规定的朝向安装。 02 LC-20A(RF-20A和RF-20Axs) 更换右侧过滤片,将手指伸进右边过滤罩的孔里,拆下过滤罩,取出过滤片。 更换过滤片,安装过滤罩回原位,使过滤罩销和仪器底盘吻合。 更换前面板内过滤片,关闭仪器电源并将电源线插头从插座拔出,打开前面板及键盘,拧松灯罩1的滚花头螺栓(白色),取下灯罩1和过滤片,注意滚花头螺栓(白色)无法从灯罩1取下。 更换过滤片,安装灯罩1,关闭前面板和键盘。 总 结 在对岛津液相防尘网进行清洗时,需注意以下关键步骤: 检查防尘网状态:确保防尘网完好无损,若发现破损,需及时更换新网; 彻底晾干:清洗完成后,必须待防尘网完全晾干后再进行安装,避免潮湿引发问题; 正确复原:按照规范操作将防尘网安装回原位,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细节决定成败,规范操作才能延长仪器寿命!
2025年3月05日
- 技术资料
- HTML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用于检测从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导出的洗脱液中包含的非挥发性化合物。 岛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LT III采用独创的雾化器和漂移管设计,即使在低温状态下也能高效蒸发流动相,因此不仅能够检测非挥发性化合物,还可以检测半挥发性化合物。此外,ELSD-LT III配备了通过辅助气将样品聚集到检测点功能,实现高灵敏度检测(如下图)。 在日常检测分析中,需要以最佳分析条件实现更高灵敏度检测,请注意以下条件。 01 漂移管的温度参数 漂移管温度升高可以促进流动相蒸发,减少噪音。 漂移管温度降低可以减少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解,通过抑制热分解提高响应。一般流动相的有机相比例较高时推荐漂移管温度40℃,流动相中水相比例较高时推荐漂移管温度50℃。 02 流动相和漂移管温度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需要将流动相挥发,但是如果温度过高,将样品也挥发,那么检测灵敏度就会降低甚至无法检测,因此对半挥发性样品测试时,必须将漂移管温度设置为样品不挥发的温度。 流动相流量和性质不同时,温度设置应不同。例如在使用水和乙腈等混合吸热的溶剂时,由于雾化后流动相的温度会因吸热反应下降,如果温度设置不合适,将可能导致流动相无法完全汽化,从而时噪音变大。 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流动相溶剂噪音是影响灵敏度的最大因素。溶剂纯度越高,噪音越小,灵敏度越高。推荐使用超纯水和HPLC级溶剂,溶剂纯度越低的溶剂噪音越大,灵敏度明显下降(如下图)。 03 噪音滤波器参数优化 噪音滤波器通过执行移动平均处理(基于统计规律,将连续的采样数据看成一个长度固定为N的队列,在新的一次测量后,上述队列的首数据去掉,其余N-1个数据依次前移,并将新的采样数据插入,作为新队列的尾;然后对这个队列进行算术运算,并将其结果做为本次测量的结果。移动平均可以帮助消除数据中的随机波动,可以有效消除干扰因素,平滑数据波动,减少噪音),优化S/N比。可根据半峰宽选择滤波器参数(如下表): 下图为半峰宽为2.5秒时,滤波器参数不同设定效果。 峰分离较差时可以适当减少滤波器数值,当需要提升S/N比时可以适当增大滤波器的数值。
2025年2月26日
- 技术资料
- HTML
引 言 我们在进行顶空气相色谱分析过程中是否经常会遇到残留问题,一直很头疼,不知道如何排查和解决,今天我们来系统分析一下,关于顶空气相色谱进样的原理以及如何排查分析过程中残留问题。 01.顶空基本原理 顶空进样器是将样品放置于密封的恒温系统中进行一定时间的恒温,当气液或气固两相达到热力学平衡后采样,并导入到气相色谱仪 (GC) 中的进样装置。因为顶空气相色谱分析只将挥发性成分导入到色谱柱,所以可有效防止难挥发性成分对色谱柱的污染。 02.顶空进样过程流路图 进样过程,请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 样品瓶加热达到气液平衡状态。 ② 进样针扎破瓶垫,通过加压阀加压,使得瓶内压力达到设定的加压压力。 ③ 排空阀打开,释放压力,将样品导入定量环中。 ④ 流通阀切换,随载气将定量环样品带入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⑤ 对系统流路进行吹扫,排出多余样品。 进样过程可以看出,进样结束后会对整个流路中残留的样品气体进行吹扫,所以理论上残留基本很少。 03.如何对残留进行排查 在分析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在进行专属性检测时,在对照品的出峰位置,空白溶剂也有峰,进而影响正常分析,使得方法验证的检测限和定量限无法完成。 进样过程,请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 首先气相部分,进样空针进样(瓶号-1)运行,排除气相部分残留。 ② 配置顶空进样器进行分析,顶空气相色谱分析以水中三氯甲烷为例,我们发现空白溶剂(水)中有干扰。 空白溶剂图谱如下: 对照品图谱如下: 我们会发现在2.4904min保留时间位置,空白溶剂中有三氯甲烷干扰,我们的分析方法验证的专属性项目无法实施,影响咱们进一步检测。 ③ 接下来我们进几个顶空空瓶样,如果干扰消失,说明顶空系统没有残留,说明空白溶剂存在干扰,接下来就是对空白溶剂进行处理和更换,如果溶剂是水,可以做煮沸处理(去除有机杂质),如果是药企,一般溶剂为DMF或者DMSO,可以更换不同厂家,或者选择顶空气相专用溶剂。 ④ 如果进空瓶干扰依然存在,从顶空原理分析,样品部分是顶空瓶中气体进行分析,有可能瓶中的气体经过加热后吸附在瓶或盖儿上的杂质,引起的干扰,也有可能是系统残留带入。 ⑤ 接下来对顶空瓶和盖进行处理,清洗干净的顶空瓶连同瓶盖,在鼓风干燥箱中105℃烘烤2~3小时(现用现烤),取出后立刻放到提前通风的洁净间内进行冷却(实验室内部环境有机挥发性气体较为复杂),压盖进样测试。 下图是在提前通风的房间和在通风的环境中冷却样品瓶,冷却后并进行压盖测试。 进空瓶后的测试结果如下: 经过处理,发现在该位置的干扰消失。由此可以得出,大部分实验室残留问题是实验室室内空气中有机气体和吸附在瓶和盖上的杂质引起。所以使用上述方法处理,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解决顶空残留问题。 ⑥ 如果上述操作还没有改善,说明顶空内部管路有残留,需联系岛津工程师上门进行维护和解决。
2025年2月17日
- 技术资料
- HTML
实验中的部分样品见强光后极易分解变质,这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所以通常需要进行避光处理。那么,i-Series机型怎样实现避光进样呢? 01 在分析主窗口(图1)中按下,打开[Menu]窗口(图2),从主菜单按下 [System Parameters] 后显示 [System Parameters](图3)。 02 点击 [System Parameters](图3)中 [Auto sampler] ,显示(图4),点击 ⬇,打开第2页。 03 选择 [LED Light Mode](图5、图6),依据表1可以设定样品室内照明的亮灯模式,选择[Always off]可以实现避光进样。 表1 04 选择 [LED Brightness](图7),依据表2可以设置样品室内照明亮度。 表2 05 设定完成后,按下 ,打开[Menu]窗口(图8),按下Analysis恢复到初始界面(图9)。
2025年2月17日
- 技术资料
- HTML
岛津LabSolutions工作站(LabSolutions LC/GC Ver.5.87、LabSolutions DB Ver.6.71、LabSolutions CS Ver.6.70SP1及以上的版本)已采用电子许可证,通过用户邮箱注册账号将许可证激活使用。因此管理许可证的账号显得十分重要。当用户管理许可证的人员调岗或离职时,将许可证由原来的账号转移到新的账号进行管理就十分有必要了。那么如何进行许可证的转移呢? 首先创建新账号 1、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访问岛津软件许可证管理系统网站,(https://activate.an.shimadzu.co.jp)。点击“创建帐号”来创建账号。 2、在电子邮箱和确认电子邮箱中输入邮箱(最好是相应管理者的公司邮箱),在图像认证中输入认证图像中的字符串。然后点击确认使用许可及隐私政策,确认其内容。接着勾选同意使用许可条款及隐私政策,点击发送。 3、登录步骤2的邮箱,找到岛津软件许可证管理系统自动发送过来的主题为“【岛津制作所】已受理您的临时注册申请”的邮件。打开其中的链接网址。 4、输入姓名、公司名称、部门名称及许可证上的序列号,选择国家/地区,设置密码(密码复杂性需一般或更高)。然后点击确认完成账号的创建。 进行许可证转移操作 1、 用原来的账号登录岛津软件许可证管理系统网站。 2、 点击许可证管理,进入许可证管理界面。勾选需要转移的许可证,再点击转让。 3、输入新的账号,点击显示,确认信息无误后,再点击请求接受。岛津软件许可证管理系统网站即会发送“请求接受许可证”的邮件到新账号使用的邮箱。 4、登录新账号的邮箱,找到主题为“【岛津制作所】许可证接受请求的通知”的邮件,打开其中的链接网址。 5、出现登录界面后,使用新的账号登录。然后点击接受,即可。 【注意事项】 👉管理电子许可证人员调岗、离职,要进行许可证的转移操作,以免造成许可证无人管理的情况。以后许可证需要反激活时,就会非常麻烦。 👉帐号注册时,公司名称尽量规范。 👉目前电子许可证不是用户自己管理的,要尽快联系安装工程师,要求转移至用户帐号,以免造成许可证无人管理而丢失。
2025年1月15日
- 技术资料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