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_admin 在 星期一, 12/14/2020 - 14:35 提交
药代动力学是对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一系列过程定量研究的学科。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难点在于建立选择性强、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灵敏、快速的分析方法,测定生物样品(通常为血浆样品)中的微量药物和代谢产物浓度。生物样本定量分析方法常用的包括色谱法,例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等;免疫学方法,例如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等,此类方法多用于蛋白多肽类药物检测;微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抗生素药物检测。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选择应尽可能选择可行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方法。
sys_admin 在 星期一, 12/14/2020 - 14:23 提交
电子烟(E-cigarettes)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电子烟主要由电子雾化液(含尼古丁、香精、溶剂丙二醇等)、加热系统、电源和过滤嘴四部分组成,通过加热雾化产生具有特定气味的气溶胶供烟民吸食用。GB41700-2022《电子烟》国家标准于2022年4月8日发布,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国电子商会团体标准T/CECC001-2021《雾化电子烟装置通用技术规范》和T/CECC002-2021《电子雾化液安全技术规范》于2021年9月16日发布,同年9月28日起实施。岛津分析中心参考 GB41700-2022电子烟)国家标准项目及中国电子商会团体标准,推出本解决方案,希望能对电子烟的检测工作有所帮助。
sys_admin 在 星期三, 11/25/2020 - 16:09 提交
2020年3月4日,我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布(2020年第2号)》,批准公布了《GB 18581-2020木器涂料中有毒物质限量》、《GB 18582-2020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24409-2020车辆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30981-2020工业防护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33372-2020胶粘剂挥发性有机物限量》、《GB 38507-2020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的限值》、《GB 38508-2020清洗剂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7项国家强制性标准,初步构建我国VOCs源头防控体系。这7项标准中除GB 38507-2020于2021年4月1日实施外,其余6个标准均将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据预测,涂料新标准全面实施后,涂料使用产生的VOCs可以削减30%左右,这将为我国2020年打好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的突出的贡献。
sys_admin 在 星期三, 11/25/2020 - 11:19 提交
粮油产品及副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各个环节均易受真菌类微生物污染,在高温、高湿等有利条件下易产生和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真菌毒素,并且难于清除。这些毒素通过粮油食品以及动物源食品(奶、蛋、肉)流入食物链,给生物体带来脏器损伤、生殖异常、免疫抑制、癌变等不良影响。除微生物外,动物、植物以及海洋生物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或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其他生物物种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统称生物毒素。由于该类物质具有高风险性,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了诸多有关食品中致癌类生物毒素的法规,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我国卫生部高度重视真菌毒素的食品安全问题,早在2005年就公布了强制性粮食卫生标准(GB 2761-2005),首次规定了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限量,随后于2011年和2017后两次更新《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并颁布 GB 5009.X-2016一系列的不同食品基质中生物毒素的检测标准。
sys_admin 在 星期三, 11/25/2020 - 11:04 提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正变得越来越普及;化妆品使用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5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推出了化妆品安全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化妆品中的禁限用组分、准用组分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规定。然而近些年来,不法商家避开原先监管的灰色地带,转而通过添加新型药物来增加化妆品的功效,或是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来逃避化妆品法规的监管。因此,化妆品法规频频修订,2020年6月29日,国务院批准通过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尘封超过30年的化妆品法规再次修订。此外,新的化妆品检测方法陆续推出,包括63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36种抗感染类药物的测定、22种防晒剂的测定等化妆品检测机构常检项目。这些检测方法标准中更多的引入了高端质谱LC-MS/MS、GC-MS、ICPMS等仪器作为检测手段,尤其在多个多物质同时分析检测的方法中;这对于化妆品检测工作来说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
sys_admin 在 星期五, 10/16/2020 - 10:47 提交
sys_admin 在 星期五, 10/16/2020 - 10:45 提交
在党中央的密集部署下,信息、融合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基建”正当时,而能源、交通、水泥建材等“老基建”投资规模也“老当益壮”,尤其水泥价格出现普遍上涨。作为几乎无可替代的建筑材料,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水泥工业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建筑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以及城乡居民住房水平升级,都拉动着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在国家鼓励和政策引导下,已解决了制约发展的设备问题,为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创造了有利条件。综合考虑国情及水泥生产消费现状,借鉴国际水泥消费变化经验,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水泥消费都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水泥工业的发展规划。经过《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促进,水泥工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提升发展水平、加快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sys_admin 在 星期日, 09/27/2020 - 09:20 提交
N-亚硝基二甲胺,英文简称NDMA,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判定为2A类物质,是N-亚硝基化合物中典型的遗传毒性杂质。自2018年6月“缬沙坦事件”爆发以来,陆续有其他沙坦类、替丁类以及二甲双胍药物深陷NDMA风波,相关产品被召回,给患者健康带来潜在风险,给药品生产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保障用药安全,需对药品中的遗传毒性杂质进行严格控制。
sys_admin 在 星期日, 09/27/2020 - 09:17 提交
2020版《中国药典》已于今年6月正式发布,并将于12月30日起开始实施。2020版本与此前版本相比,有多处重大的增删与修改。四部新增《遗传毒性杂质控制指导原则》为其中之一。该原则用于指导药物遗传毒性杂质的危害评估、分类和限制规定,以控制药物中遗传毒性杂质潜在的致癌风险,为药品标准制修订,上市药品安全性再评估提供参考。
sys_admin 在 星期日, 09/27/2020 - 09:14 提交
食品的感官品质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食品的选择与认可程度,无论是在食品企业新产品开发、品质控制还是国家食品品质标准都需要对感官品质进行评价。其中,质构是食品评价中的重要依据。食品的物性学是以食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物理性质的一门科学。通过物性试验研究食品的组织结构和生化变化,其方法主要包括:①主观的感官分析;②客观的仪器测定。由于客观仪器(如质构仪)试验方法简单、精确,已经成为一种研究趋势。目前,食品质构的测定与研究主要应用于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与控制、食品流程工艺、产品评价这四大板块。虽然目前质构仪在食品领域研究不断加深,但还是存在缺乏标准的测试参数方法等局限性。其理论基础的研究,试验方法的开发从未停止,随着大量研究与方法开发出来,结合质构仪检测简单、准确客观等优势,质构仪在食品领域的研究将会有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