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图片: 
英文名: 
application document

营养与功能成分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健康产业发展迅速,中国农业加快进入了满足营养健康需求的新阶段,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呈现出具有营养功能性的食品需求增长迅速、食品领域科技创新受到重视等特征。人们更加关注营养与健康,如何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成为新的要求。营养成分(nutrients)是七大食品基础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这些营养素可以满足机体从事劳动和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热能,提供细胞组织生长发育与修复的材料并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功能成分(functional composition)是除营养成分外,具有预防疾病,辅助治疗疾病等保健作用的物质。具有功能性的食品是随着科学、营养学和相关技术的进步产生的一种新食品,是人类满足了温饱食品之后,基于对健康追求的一种进步和必然趋势。

GB 23200.121-2021《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标准应对解决方案

2021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GB 23200.121-2021《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标准,并将于2021年9月3日正式实施。此前,国内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多农残检测方法标准老化,前处理复杂,适用基质有限,部分农药定量限不能满足MRL值要求,总体适用性较差。新国标GB 23200.121-2021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基本延续了GB 23200.113-2018《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一个样品使用一个前处理方法即可同时用于LC-MS/MS和GC-MS/MS检测;适用的植物源性食品包括食用菌、水果、蔬菜、糖料、粮食、油料作物、茶叶、坚果和香辛料、植物油类10大类农产品,全面覆盖各类植物源性食品;检测农药品种为331种农药及其44个代谢物(共计375种组分)。GB 23200.121-2021标准是国内首个单针测定农药残留品种最多的LC-MS/MS国标。

可降解塑料检测解决方案

2020年1月16日,我国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将我国“限塑令”推向又一高潮,被称为“禁塑令”。2020年7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地区的超市、商场等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进行替代,可生物降解塑料成为主要替代产品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第三方检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食品安全分册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生存大计。近年来,食品安全的话题屡见不鲜,如农药残留超标、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等。众所周知,如长期食用农残超标的食品,体内蓄积的农药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将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风险。我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多举措施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食品检测承担着最后把关作用,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食品监管成效。

锂离子电池分析检测应用文集

90年代,锂离子电池的问世引发了电子设备的革命。手机、计算机轻便化,MP3、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应运而生,电子消费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经过多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已在3C消费、储能,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得到越来越来广泛的应用。2020年,动力电池领域锂电需求占比高达56%,预计2025年将达到80%,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在未来成为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完善的主要动力。

岛津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解决方案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颗粒,具有免煎煮、便于携带、服用方便等特点,是一种适应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国内中药配方颗粒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张,行业地位不断提高。2021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自2021年11月1日起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对其实行备案管理。质量标准作为衡量中药配方颗粒产品质量的标尺,在《公告》中明确规定对于不具有国家药品标准或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制定标准的中药配方颗粒不得上市销售。

《中国药典》2020年版应对方案 —重金属及元素杂质检测分册

重金属及元素杂质是药品中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无机元素。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生物链作用而产生富集,广泛存在于中药材中。元素杂质来自于化学药品原材料、辅料、生产设备及工艺过程中,尽管经过精制,也很难完全去除,因此重金属及元素杂质是药品质量控制中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

治疗药物监测(TDM)质谱分析方案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以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先进分析技术,通过对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检测,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提高药物疗效,避免或减少药物毒副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将临床用药从传统的经验模式提高到比较科学的水平。

《中国药典》2020年版应对方案—中药材真菌毒素检测分册

中药材从种植、生产、流通的全过程周期较长,控制不当易受真菌毒素危害,再加上真菌毒素的产生与宿主基质特性密切相关,不同类型中药材会产生种类和性质各异的真菌毒素,全方位加强中药材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监控成为《中国药典》2020版的重中之重。对比《中国药典》2015年版仅提供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增订了4种真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展青霉素)和多种真菌毒素测定法;蜂房、九香虫、马钱子、土鳖虫等正文品种项增订了黄曲霉毒素检测项目,薏苡仁增加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要求。品种的增加说明对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中药材进行真菌毒素的高效便捷检测尤为必要。

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 分析专刊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民们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遗物。这些珍贵的文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为文物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实物资料。文物的发掘、鉴定、保护,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我国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多个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大量的考古研究院(所)和博物院(馆)相继成立了文物保护技术部或文物保管部。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是文物工作者应用现代仪器的手段,研究文物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环境影响、腐蚀机理等的基地,为科学的确定文物保护措施与修复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