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_admin 在 星期一, 01/26/2015 - 21:59 提交
从及己的整个植物中提取分离出七个新的萜类化合物,包括两个倍半萜二聚体(1、2)、两个降二萜类化合物(3、4)和三个倍半萜类化合物(5-7),以及已知的六个倍半萜二聚体和四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光谱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及相对构型。通过CD 激发手性方法测定化合物1 的绝对构型。对这些提取物在RAW264.7 细胞中对脂多糖诱导产生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评估研究。化合物2 和XIV两个已知化合物(shizukaols B 和D)表现出显著的抗炎作用,它们的IC50 值分别为0.22、0.15 和7.22μM
sys_admin 在 星期一, 01/26/2015 - 21:59 提交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普适的诊断碎片离子延伸策略(DFIBES),通过有效地处理液相色谱- 电喷雾电离源的混合离子阱和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LC-(ESI)-IT-TOF/MS)获取的信息,促进中医处方(TCMP)中化学成分的结构测定效率。DFIBES 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使复杂的色谱峰快速归类于已知的化学成分,从而大大简化了复杂化合物的结构表征过程。此外,基于同一系列的化合物通常会产生相同的XV碎片离子,除了目前验证人参皂苷和木脂素外,DFIBES 将广泛适用于许多其它系列化合物的鉴定。由人参、麦冬和五味子构成的生脉注射液作为中医处方(TCMP)中一个研究实例,采用DFIBES 对其进行成分鉴定。对生脉注射液中各个系列化合物碎片离子的诊断首先是通过分别对15 种标准物和五味子提取物的分析测定。然后对人参皂甙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质谱碎片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并且开发诊断离子延伸策略。通过LC-IT-TOF/MS 分析和DFIBES,从生脉注射液中快速检测和鉴定出超过30 个人参皂甙和20 个木脂素,从而进一步说明DFIBES 是一个普适的策略,将广泛应用于对中医处方(TCMP)和其它混合物中复杂成分的鉴定识别。
sys_admin 在 星期一, 01/26/2015 - 21:59 提交
目标:鉴定大鼠尿液中银杏内酯B 的代谢产物,确定银杏内酯B 的主要代谢过程和参与代谢物形成的大鼠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CYP)P450 酶。方法:运用液相色谱四极杆质谱仪和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负离子的电喷雾模式对大鼠尿液和肝微粒体孵育的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运用不同的CYP450 选择性抑制剂来探讨其对银杏内酯B 的代谢过程和大鼠肝微粒体中主要代谢产物形成的影响。结果:在大鼠尿液中发现了三种代谢产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确定了一种银杏内酯B的羟基代谢产物,奎尼丁非竞争性抑制代谢产物的形成,其对羟基代谢物的抑制常数(Ki)约为8μmol/L,而α-萘黄酮、酮康唑、磺胺苯吡唑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没有抑制作用。结论:银杏内酯B 大鼠中降解为羟基代谢物,而行程大鼠肝微粒体中银杏内酯B 代谢的主要的酶的亚型是CYP2D6。
sys_admin 在 星期一, 01/26/2015 - 21:59 提交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混合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以电喷雾作为离子源对耳叶牛皮消根部中的十个主要的甾体类包括一个新的化合物耳叶牛皮消苷IV 进行结构鉴定。在MS / MS 谱中,[M+Na] +的碎片提供了丰富的苷元和糖基部分的结构信息。飞行时间质谱仪的使用能够得到分子离子和相关产物离子的准确的元素组成,其误差小于6ppm。白首乌中的孕甾醇苷类化合物被分为两大核心组:一组是从前体离子中性失掉一分子ikemamic acid(128 Da)的告达亭苷元,另一组是从前体离子中性失掉一分子肉桂酸(148 Da)的开德甙元。与此同时,一系列糖链的碎片离子提供了关于剩余糖链基团和序列组成的有用信息。本文提出了孕甾醇苷类化合物的逻辑性的裂解途径,有利于天然产物中的这类化合物(特别是没有文献参考的)的鉴定识别。
sys_admin 在 星期一, 01/26/2015 - 21:59 提交
sys_admin 在 星期一, 01/26/2015 - 21:59 提交
本研究首次采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对马钱子生物碱进行体外代谢进行了首次研究。以马钱子碱和二甲马钱子碱为模型化合物,测定了大鼠肝微粒体中的马钱子生物碱的普遍的生物转化。孵育的混合物经二桥C18 柱分离后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进行在线分析。使用质量亏损过滤技术辅助全扫描精确质量数以识别相关的代谢物。代谢物的结构通过比较准确质量数的差异、使用分子式预测软件计算化合物组成,并基于准确的MSn 质谱图信息识别生物转化位点来进行推断。结果显示,共鉴定出31 个代谢产物,其中26 个代谢产物为首次报道。这些生物转化包括羟化、N-氧化、环氧化、脱氢、去甲氧基化、O-去甲基化以及水解反应。
sys_admin 在 星期一, 01/26/2015 - 21:59 提交
sys_admin 在 星期一, 01/26/2015 - 21:59 提交
sys_admin 在 星期一, 01/26/2015 - 21:59 提交
尽管人参皂苷在胃肠道中的生物转化已被广泛的研究,但对肝细胞色素P450催化的代谢却知之甚少。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阐明细胞色素P450 亚型参与的代谢途径,揭示肝微粒体中的原人参三醇(PPT)型人参皂甙的结构-代谢关系。结果发现微粒体孵育系统中,人参皂苷Rh1、Rg2、Rf 和PPT 可以被有效地消除,而以C20 羟基糖取代为特征的Re 和Rg1 消除却微乎其微。使用高效液相离子阱飞行时间联用质谱仪分析发现,在C20 脂肪支链的氧化代谢为PPT 型人参皂甙在人类和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通过与标准品比较,C24–25 双键被确定为一个产生C20–24 环氧化代谢物(拟人参皂苷元型人参皂甙)的氧化位点。化学抑制和重组人细胞色素P450 亚型分析表明,CYP3A4 是负责PPT 人参皂甙的氧化代谢的起主导作用的同工酶。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以及人重组CYP3A4 同工酶孵育系统的酶活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固有清除率排序为Rf≤Rg2 < Rh1 < PPT,与logP 值和糖基取代的数量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结果表明,CYP3A4 催化氧化代谢对人参皂甙的肝内分布和糖基取代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C20 的羟基,通过CYP3A4 决定其在体内的清除
sys_admin 在 星期一, 01/26/2015 - 21:59 提交
作为含砷化合物,雄黄(As4S4)既是已知的毒药又是一种治疗试剂。然而,对于伴随着雄黄疗效和毒性的准确生物化学变化缺乏完整的理解。在代谢组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串联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IT-TOF/MS)和氢谱,我们能够很明显地识别出雄黄给药的大鼠尿液样本中代谢物。对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平台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对数据处理方法也进行了仔细地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氨基酸代谢、柠檬酸循环、胆碱代谢和卟啉代谢中出现了明显的紊乱。提出了三十六种代谢产物,作为雄黄引起紊乱相关的潜在安全标志物,而甘氨酸和丝氨酸有望作为与雄黄诱导紊乱相关的代谢途径的中心触点。基于代谢组学的液质联用和核磁共振氢谱方法,提供了一个关于雄黄对大鼠生化作用的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未来也可用于其它药物或外源性物质的研究。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