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正极极片的电子探针表征

锂电池极片是锂电池的关键构件之一,极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容量、内阻、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能。本文以某锂电池生产厂家送检的正极极片为例,利用岛津场发射型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通过面分析确定了含Fe杂物的精确位置;并对该杂物进行微区成分定性分析,通过与常规区域成分定性分析结果比较,明确了元素组成差异,分析结果可为排查杂物引入工艺环节提供指导。

镍基高温合金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探讨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及蠕变性能,其成分体系复杂,合金元素种类多。本文以某牌号镍基高温合金为例,对标准《GB/T 15616 金属及合金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电子探针微区定量分析过程各环节控制要点,尤其是谱线选择处理技巧,进行了梳理及探讨,进而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及指导。

硫化物矿物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标准验证

硫化物矿物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硅酸盐矿物的第二大类矿物,矿物种类繁多。本文以某黄铜矿样品为例,对标准《GBT 15246-2002 硫化物矿物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

电子探针在硅酸盐水泥中的应用一例

硅酸盐水泥是应用最广泛和研究最多的建筑材料之一。本文使用岛津EPMA-1720型电子探针对某水泥样品进行了测试,利用背散射电子像可直观的观察到几种衬度明显不同的颗粒相,对几种典型的颗粒进行成分定性及定量测试,结果表明相应颗粒分别为石膏、硅酸二钙及硅酸三钙。类似工作可拓展用于水泥行业基础研究工作。

岛津扫描探针显微镜在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生产技术每一次的革新都离不开材料的突破,材料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这材料中,新能源材料与功能材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发展像太阳能、氢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单一功能的材料也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了,需要开发出具有特殊、多功能性的新材料,如万能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以及具有无限可能的高分子材料。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特征闪锌矿硫化物的EPMA分析

对海底热液金属硫化物的研究具有科学和经济上的双重意义。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快速及慢速扩张洋脊的热液活动区,我国首次在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中脊观察到正在活动的热液异常点并成功取样。针对此处试样的分析显示:热液区硫化物矿物主要由闪锌矿、黄铁矿为代表的复杂Zn系列和Fe系列硫化物构成,包括一些黄铜矿(Cu-Fe-S系列)包裹体,且同一矿物颗粒不同位置成分差异较大;在闪锌矿中发现了Fe的异常分布带,显示了硫化物矿物的非平衡成矿过程;在闪锌矿的寄主矿物中也发现了微量的包体银金矿物。

岛津电子探针EPMA在镁合金测试中的应用

镁合金作为新一代重要材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使用岛津电子探针(EPMA)测试了镁铝、镁锌和镁钇等几类合金,展示了岛津EPMA在失效分析、材料研究等方面的表征和应用效果,同时说明了相对于传统广泛使用的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岛津EPMA在灵敏度和分辨率上有着更突出的性能。

不锈钢管件胀裂的失效分析-EPMA对超轻元素N的测试-

双相不锈钢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的优良特性,既能具有很好的耐腐蚀能力,又能保持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一类广为使用的不锈钢材料。某采用双相不锈钢的换热器管件在制作工艺中出现了胀裂裂纹,使用岛津EPMA分析总结出了这一失效的原因,即局部的强奥氏体形成化元素N的富集导致此处出现了异常的组织分布。原本两相组织含量相近的位置,由于N的富集,在此处形成了粗大的奥氏体单相区,其塑性和强度均比正常组织差,在加工过程中导致微裂纹萌生,最终发生胀裂现象。

岛津EPMA测试含超轻元素B的矿物电气石

电气石矿物成因较为复杂,其化学性质稳定,且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是岩石成因的一种指示矿物,准确的微区定量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但由于电气石中含有超轻元素B以及H2O,所以其定量一直是微区分析领域的一大难点。本文使用电子探针并结合全元素测试的思路对含B矿物电气石进行微区化学成分分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结果同时表明,全元素测试的方法——即包括硅酸盐、硅铝酸盐、硼硅酸盐等在内的矿物也可直接测氧,对于含水或变价元素矿物可得到更为理想的元素定量结果。

岛津EPMA对矿物中变价元素的测试-磁铁矿的分析-

矿物中变价元素的含量,往往能够反映其形成的地质条件,具有标志性意义,一直是地质学家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但以往电子探针对于这方面的测试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充分利用岛津电子探针在硬件上的优势,采用全元素测试,包括超轻元素氧在内的测试思路对磁铁矿进行了测试,并根据电价平衡原则计算出变价元素的含量,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测试结果。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