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图片: 
英文名: 
application report

三烷基磷酸酯作为锂电池老化标志的分析

电解质溶液是典型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分,由锂盐(如LiPF6)和有机碳酸盐组成。磷基和其他有机产物的分解和形成在电解质的生产阶段就已经开始。只要数量足够低,这些分子的形成就不会对电解质/电池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相反,一些分解产物对LIB阳极上所谓的SEI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这对于电池的功能性至关重要。然而,这是一个连续的化学工艺,一些分解产物数量的增加明确表明电池/电解液逐渐老化。该应用证实展示了作为碳酸盐和LiPF6盐反应产物的三烷基磷酸酯的GCMS分析。选择这种化合物作为电化学电池老化的标记是因为它们的形成非常缓慢,并且仅取决于少数外部参数,使得可以通过简单比较分析物含量之前/之后来研究电化学老化(充电/放电)。

XPS分析磷酸铁锂中铁元素化学态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可对电池材料表面的元素化学状态进行研究。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因其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低成本而受到重视。铁元素在磷酸铁锂中的价态对其电化学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通过XPS分析铁元素的化学态对于理解电池的充放电机制、评估电池性能以及指导材料改性具有重要意义。

XPS分析电催化剂的表面化学态

由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或潮汐能)提供动力的水分解是目前最有希望大规模生产商业化绿色氢气的方法。而缓慢的阳极析氧反应(OER)被认为是当前水电解研究的主要挑战。激活氧化物基催化剂的晶格氧为将反应途径从传统的吸附质演化机制(AEM)转变为新型晶格氧机制(LOM)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突破线性缩放限制,降低过电位,从而降低总能耗。

SMX-225CT FPD HR Plus观察氢燃料电池隔膜的内部结构

本文介绍了一种运用岛津SMX-225CT FPD HR Plus微焦点X射线CT装置对氢燃料电池隔膜样品进行三维无损观察和分析的方法。使用设备DR功能可得到透视图像。使用CT扫描后通过岛津公司软件MPR立即显示CT截面图,观察内部结构。通过VG软件得出氢燃料电池隔膜CT断面图和立体图,使用VG缺陷分析模块分析统计孔隙率。

使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快速分离纯化手性医药中间体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弥补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在手性对映异构体分离方面的不足。本文利用Nexera UC Prep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对3-氨基-3-(4-氯苯基)-1-丙醇和2-(4-氟苯基)环丙烷甲酸两组手性医药中间体进行快速分离纯化,利用重叠进样的方式,实现了制备效率的4倍提升,节省了75%的时间成本和试剂消耗。

PDA-8000直读光谱仪分析热镀用锌铝镁合金中的主要元素

锌铝镁合金作为21世纪新一代高耐蚀合金镀层材料,广泛应用于家电、建筑、汽车板等领域。本文使用岛津PDA-8000直读光谱仪,建立了锌铝镁合金的分析方法,测定了锌铝镁合金中Al、Mg、Fe、Cu等主要元素,并评价了该方法的精密度。

MXF-2400基本参数法测定不锈钢

针对不锈钢样品的特点建立指定元素的基本参数法,首先以标准样品建立校准曲线,结合合适浓度的标样,依据元素含量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求出强度重叠系数,登记求得的重叠系数到组条件,在登记了重叠系数的前提下测定元素荧光强度,建立基本参数法校准方程。

MXF-N3 plus 多道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氧化铝中镓及其它杂质

参考GB/T 6609.30-2022《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30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采用研磨压片制样方法将氧化铝粉用振动磨研磨至一定粒度,使用专用压片机压制成荧光分析用测试样片,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测定微量元素镓及其它杂质含量。对方法精度及准确度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方法可用于生产样品检测。

三元锂电正极前驱体颗粒抗压强度测试

本文介绍了参考《GB/T 43091-2023 粉末抗压强度测试方法》测试标准,使用配有侧向观察记录试验过程装置的岛津MCT-211微小压缩试验机,对三元锂电正极前驱体颗粒进行抗压强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MCT-211微小压缩试验机以其载荷高精确度、运行高稳定性可以对微米级三元锂电正极前驱体颗粒进行抗压强度评价,具有丰富功能的分析软件可以清晰直观查看对比不同数据点的特性。

使用MALDI-TOF Performance快速鉴定产气荚膜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动物以及人的肠道之中,常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致使动物感染发病。在微生物鉴定领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法具备快速、准确、使用成本低且操作简便等诸多优势。本文采用岛津MALDI-TOF Performance结合毅新博创微生物数据库,成功对动物肠道来源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了鉴定。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