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图片: 
英文名: 
application report

GC-MS/MS结合香味数据库分析不同红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

本文采用岛津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TQ8050 NX,结合全自动多功能进样器AOC-6000的SPME Arrow进样方式,使用Smart Aroma Database香味数据库建立了红酒中500多种气味成分的分析方法。对1种进口红酒和3种中国制红酒进行检测,共筛查出11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维恩图、主成分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维恩图得到了每种红酒特有的气味物质;PCA结果显示进口红酒样品1和中国制红酒样品2之间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较大相似性,而与中国制红酒样品3和4的差异较为显著;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查出该进口红酒和其他中国红酒间差异较大的气味物质,找到了不同产区红酒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根源,可为红酒酿造工艺改进或者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PFAS 新纪元 全球视角下的法规趋势与岛津方案汇编

PFAS是一类复杂的有机物大家族,低至 ppt 级的限量,对分析仪器灵敏度、耐用性、选择性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按照分析目的:PFAS 的分析可分为靶向定量、靶向(疑似物)筛查和非靶向筛查。按照目标物的类型,一般采用液相色谱 - 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LC-MS/MS)或气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按照基质,常见的包含水(环境水体、饮用水)、土壤及沉积物、食品、包装材料、纺织品、化妆品等。

革故鼎新 新污染物特色方案精选—全氟化合物、微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抗生素

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是指新近发现或者被关注,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风险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新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生物累积性等基本特征。此外,还具有风险隐蔽性、来源广泛性,因此治理难度大。目前国际上广受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含四大类:(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2)内分泌干扰物(EDCs),(3)抗生素,(4)微塑料(MPs)。

我国2023年版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包含了14类物质,其中大多数为《斯德哥尔摩公约》名单中的POPs,此外还包括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抗生素和壬基酚等。新污染物治理已成为生态环境部当前及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且需要指出的是,新污染物种类繁多,且是一个开放式的清单,随着监测技术的进步、认知的提升、和传统法规的逐步健全完善,新污染物数量总体会源源不断的持续增加。新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浓度偏低,受基质影响较大,因此对分析仪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准确度等指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自动化也是未来环境监测领域的趋势之一。

利用质谱成像技术可视化糙米中脱落酸的分布

植物激素作为生化信使,可使植物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并调节生长发育。这些激素只需微量就极具效力,能影响多种生理过程。然而,直接可视化这些激素并不容易,而质谱成像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iMScopeTM QT对植物激素脱落酸的分布进行可视化研究的应用,该技术可实现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质谱成像。

热脱附GC-MS法分析环境空气中的中性PFAS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疏水性,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消费品和工业领域。然而,它们抗降解的特性以及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和对生物的毒性,导致全球范围内对其监管日益严格。作为PFAS的污染途径之一,使用PFAS的工厂所排放的PFAS废气在大气中的扩散令人担忧。因此,考虑到PFAS长期暴露对呼吸系统的风险以及PFAS通过大气扩散传播污染的可能性,已开展了相关监测研究。

由于PFAS法规的收紧,目前正在开发针对水、土壤和食品等多种基质的分析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大多针对非挥发性(离子型)PFAS并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但挥发性或半挥发性中性PFAS难以通过这些方法检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更适合分析这类化合物。

在本应用报告中,采用TD-30R热脱附系统联用GC-MS系统(图1)测定了环境空气中9种挥发性及半挥发性中性PFAS的含量。

利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开发食品中过敏原的同步分析方法

众所周知,食物过敏是由于对食物中特定蛋白质(过敏原)的过度免疫反应引起的,已成为公共卫生和食品行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为防止食物过敏引发的健康危害,许多国家已颁布了严格的食品标签法规。在日本,鉴于过往健康损害的程度与频率,包装加工食品中8种特定成分(小麦、荞麦、鸡蛋、牛奶、花生、虾、蟹及核桃)必须标注,另有20种被视为与特定成分等效的成分建议标注。

目前,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PCR(聚合酶链反应)作为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通过相对简单的操作即可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成分。然而,ELISA检测因与类似物质的交叉反应而存在假阳性风险。此外,采用ELISA进行同步分析存在局限性,在检测多种食品成分时,需使用不同检测试剂盒分步完成测量。此外,由于PCR检测的是DNA而非蛋白质,因此难以区分牛奶和牛肉,同时检测不含DNA的蛋清也很困难。

在此背景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物过敏原的方法因其高选择性和灵敏度,以及可同时分析多种过敏原的潜力而备受关注。

本应用报告介绍了一种使用Nexera X3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和LCMS-8060NX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图1)同步分析加工食品中七种特定成分(小麦、荞麦、鸡蛋、牛奶、花生、甲壳类动物(虾和蟹))及被视为与特定成分等效的大豆过敏原的方法。

采用三重四极杆GC-MS系统和SPME-Arrow定量分析加工食品中的呋喃和烷基呋喃

呋喃和烷基呋喃化合物常见于多种食品中,包括咖啡。它们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增添香气。然而,各国近期研究均报告这些化合物存在健康隐患,欧盟建议对呋喃及烷基呋喃进行监测1)。

这些化合物常采用HS-GC/MS方法进行测量,该方法在浓度较高时既便捷又高效。然而,对于低浓度样品,需进行浓缩预处理。这篇应用报告文章介绍了一种使用SPME-Arrow和GC-MS/MS系统的方法,即使在复杂基质样品中微量浓度下也能实现更稳定的分析。

半导体用硫酸铜电镀液中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硫酸铜电镀液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常用于电镀、刻蚀等关键环节,其所含有的有机污染物严重影响芯片等产品的性能,对硫酸铜电镀液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进行精准检测是保障半导体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TOC-V WP,采用直接法测试了半导体用硫酸铜电镀液中总有机碳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适用于半导体用硫酸铜电镀液中TOC含量测试,为半导体用硫酸铜电镀液中有机物污染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磷矿石主次成分含量

参考GB/T 35996-2018《磷矿石和磷精矿中八种元素含量的快速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将磷矿石粉碎后熔融制成玻璃熔片,使用岛津多道同时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MXF-2400 建立磷矿石中的元素校准曲线,分析磷矿中的P2O5、MgO、CaO、SiO2、Al2O3、Fe2O3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校准曲线线性良好,方法稳定性和精密度良好。

利用Q-TOF结合PEAKS Studio软件确证司美格鲁肽氨基酸序列

本文采用LCMS-Q-TOF高分辨液质联用系统分析司美格鲁肽样品,获得其二级质谱图,结合PEAKS Studio软件对司美格鲁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确证。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用于快速确证司美格鲁肽的氨基酸序列。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