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超级检索
按资料类型
筛选条件 :
展示 111 - 120 条
共5516条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弥补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在手性对映异构体分离方面的不足。本文利用Nexera UC Prep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对3-氨基-3-(4-氯苯基)-1-丙醇和2-(4-氟苯基)环丙烷甲酸两组手性医药中间体进行快速分离纯化,利用重叠进样的方式,实现了制备效率的4倍提升,节省了75%的时间成本和试剂消耗。
2025年1月20日
- 应用文章
- HTML
锌铝镁合金作为21世纪新一代高耐蚀合金镀层材料,广泛应用于家电、建筑、汽车板等领域。本文使用岛津PDA-8000直读光谱仪,建立了锌铝镁合金的分析方法,测定了锌铝镁合金中Al、Mg、Fe、Cu等主要元素,并评价了该方法的精密度。
2025年1月20日
- 应用文章
- HTML
针对不锈钢样品的特点建立指定元素的基本参数法,首先以标准样品建立校准曲线,结合合适浓度的标样,依据元素含量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求出强度重叠系数,登记求得的重叠系数到组条件,在登记了重叠系数的前提下测定元素荧光强度,建立基本参数法校准方程。依据GB/T 6379.6-2009《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并参考SN/T2079-2008《不锈钢及合金钢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方法的精密度及正确度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良好。
2025年1月20日
- 应用文章
- HTML
参考GB/T 6609.30-2022《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30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采用研磨压片制样方法将氧化铝粉用振动磨研磨至一定粒度,使用专用压片机压制成荧光分析用测试样片,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测定微量元素镓及其它杂质含量。对方法精度及准确度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方法可用于生产样品检测。
2025年1月20日
- 应用文章
- HTML
本文介绍了参考《GB/T 43091-2023 粉末抗压强度测试方法》测试标准,使用配有侧向观察记录试验过程装置的岛津MCT-211微小压缩试验机,对三元锂电正极前驱体颗粒进行抗压强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MCT-211微小压缩试验机以其载荷高精确度、运行高稳定性可以对微米级三元锂电正极前驱体颗粒进行抗压强度评价,具有丰富功能的分析软件可以清晰直观查看对比不同数据点的特性。
2025年1月20日
- 应用文章
- HTML
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动物以及人的肠道之中,常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致使动物感染发病。在微生物鉴定领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法具备快速、准确、使用成本低且操作简便等诸多优势。本文采用岛津MALDI-TOF Performance结合毅新博创微生物数据库,成功对动物肠道来源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了鉴定。
2025年1月20日
- 应用文章
- HTML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等功能,应用广泛。本文应用台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结合聚合物分析软件Polymerix,成功表征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相邻质谱峰分子量间隔44 Da,分子量分布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分子式OH-[C2H4O]n-C12H25一致,可用于产品的快速质量控制。
2025年1月20日
- 应用文章
- HTML
变相聚焦策略可有效地改善SFE(超临界流体萃取)和SFC(超临界流体色谱)在线联用过程中的超临界色谱峰形并提高灵敏度。本研究基于在线变相聚焦-SFE-SFC系统与三重四级杆液质系统联用,建立了集提取、分离和检测于一体的脂质组学分析方法,实现了绿色高效的脂质组分析。最后,将在线变相聚焦-SFE-SFC系统与LCMS-9030联用对Ⅰ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T1D)大鼠血浆进行脂质组学研究,经过多元统计分析和差异脂质筛选,鉴定了77种差异脂质。代谢通路分析表明,甘油磷脂代谢和鞘脂代谢通路与T1D的发生密切相关。这项研究为脂质组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其实验结果也为T1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2025年1月20日
- 应用文章
- HTML
本文采用岛津LCMS-Q-TOF液质联用系统,对多肽类药物生长抑素进行了分析,获得其二级质谱图,并结合PEAKS软件DB search功能进行数据分析,对生长抑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确证。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确证多肽类药物生长抑素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可以推测出序列中氨基酸的修饰位点。
2025年1月20日
- 应用文章
- HTML
建立了采用LCMS-QTOF对红茶、绿茶及普洱茶中化学成分进行筛查的方法,以探究茶叶不同处理工艺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数据采集后经MSDIAL软件进行峰提取和峰对齐,采用MetaboAnalys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筛选差异性化合物。结果显示,茶叶经不同处理工艺后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经MSDIAL数据库比对和Labsolutions Insight Explore软件预测,共鉴定出192个差异性化合物,包括有机酸类、氨基酸类、核苷及核苷酸类、脂肪酸、儿茶素类、生物碱、黄酮及黄酮苷等天然活性物质。
2025年1月20日
- 应用文章
- HTML